部编版:七下历史第2课《从“贞观之治”到“开元盛世”》
【课标要求】
知道唐太宗和“贞观之治”,知道唐玄宗和“开元盛世”,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。
【学习目标】
①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实。
②列举“贞观之治”的主要内容,评价唐太宗。
③知道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及其影响。
④知道唐玄宗和“开元盛世”,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
【学习重点】
贞观之治、女皇武则天、开元盛世
【教材研读】
知识点一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
1、唐朝的建立
①背景: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,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。
唐朝疆域图
②建立:618年,李渊称帝,建立唐朝,定都长安。
③唐太宗即位:626年,李世民即位。次年改年号“贞观”,他就是著名的唐太宗。
唐太宗像
唐朝建立后,李世民官居尚书令、右武候大将军,受封为秦国公,后晋封为秦王,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、刘武周、窦建德、王世充等军阀,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。公元626年,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,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、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,被立为太子,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,李世民即位,改元贞观。
2、贞观之治
(1)开明的治国思想:
①形成原因: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。
②具体内容:唐太宗勤于政事,虚心纳谏,从善如流。
③具体表现:敢于直言,前后进谏200多次的魏征死后,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可以知得失的“镜子”;唐太宗广纳贤才,知人善任,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敢于决断的杜如晦都是贞观时期的名相。
(2)开明的治国措施:
①政治上: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,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;制定法律,减省刑罚;增加科举考试科目,鼓励士人报考,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;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。
②经济上: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,鼓励发展农业生产。
③军事上:先后击败东、西突厥,加强对西域的统治。
知识点二 女皇武则天
1、武则天称帝:武则天原是唐高宗的妃子,成为皇后以后,与唐高宗共掌朝政。唐高宗去世后,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,自己取而代之,该国号为周。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。
武则天
武则天,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,母亲杨氏。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,唐太宗赐号“武媚”,唐高宗时初为昭仪,后为皇后(655年-683年),尊号为天后,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。683年作为唐中宗、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,后自立为武周皇帝,705年退位以后,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。武氏在上阳宫病死,年八十二,后与高宗合葬乾陵,留无字碑。
2、武则天的治国措施
①政治上: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。大力发展科举制,创立殿试制度,亲自面试考生,不拘一格选拔人才,扩大了统治基础。
②经济上: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,重视发展生产。
3、武则天统治的影响:
武则天在位期间,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,人口持续增长,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,为后来“开元盛世”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。
知识点三 开元盛世
1、唐玄宗:武则天的孙子,在位期间,年号开元。
2、唐玄宗的治国措施:
唐玄宗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,实行了一系列改革。
①政治上:整顿官吏,裁剪冗员。
②经济上:发展经济,改革税制。
③文化上:注重文化,编修经籍。
3、开元盛世:唐玄宗在位的前期,政治稳定,经济繁荣,国库充盈,民众生活安定,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,进入鼎盛时期,历史上称为“开元盛世”。
【拓展延伸】
1、“贞观之治”出现的原因有哪些?
①隋朝的富庶和繁荣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②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,吸取隋亡的教训,勤于政事,任用贤才,虚心纳谏。
③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,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;完善三省六部制;制定法律,减省刑罚;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;发展科举
2、评价唐太宗
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。他在位期间,吸取隋亡教训,积极采取革新措施,开创了“贞观之治”的盛世局面。统治后期,“不悦人谏”,连年用兵,广建宫室,加重赋税,使社会矛盾有所加剧。
3、武则天的统治与唐太宗的统治有哪些相同之处?
①都重视人才的选拔;
②都重视发展生产,减轻农民负担;
③两者统治期间,经济持续发展,国力不断增强。
4、分析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:
唐太宗“贞观之治”和武则天的统治,为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;
唐玄宗重用贤能,发展生产,不断调整统治政策;人民的辛勤劳动。
5、 中国古代经济繁荣和发展,出现治世的共同原因。
①继承了以前的经济基础;
②社会安定、国家统一、政治清明;
③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,鼓励发展生产;
④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;
⑤人民的辛勤劳动;
⑥生产技术革新(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改进)和兴修水利。
6、 唐太宗、武则天、唐玄宗的统治一览表
7、如何评价武则天的统治?
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;她在位期间,社会经济持续发展,人口增长,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,为后来“开元盛世”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。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。
8、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点,以及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。
主要盛世:西汉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、东汉的“光武中兴”、隋朝的“开皇之治”、唐朝的“贞观之治”和“开元盛世”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。
共同原因:①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;②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(如:制度的创新、开明的民族政策、开放的外交政策等);③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;④统治者的勤政爱民、励精图治。
共同表现:国家统一,社会安定,政治清明,经济繁荣,思想活跃,外交开放,人民生活有所改善。
现实意义:①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;②合理调整统治政策,促进经济快发展;③重视人才的培养、选拔和任用,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;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并重,确立民本思想,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,创建和谐社会。
【课本问题解答】
1、材料研读:唐太宗曾对大臣说:“为君之道,必须先存百姓”为君之道,必须先存百姓,若损百姓以奉其身,犹割股以啖腹,腹饱而身毙”。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:“舟所以比人君,水所以比黎庶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
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?
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作为君主,必须在心里先有百姓,如果以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,就好像割自身的肉来喂自己的肚子,肚子虽饱了,而身体却死亡了。君主好比是船,百姓好比是水;水能承载船行走,也能够把船掀翻。
唐太宗认真总结了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,所以他将君民关系比喻成舟和水的关系。
2、问题思考:唐太宗给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,你认为从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出来?
主要体现在一下两大方面:
在治国思想方面:唐太宗勤于政事,虚心纳谏,从善如流。广纳贤才,知人善任。
在治国措施方面:政治上,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,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;制定法律,减省刑罚;增加科举考试科目,鼓励士人报考,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;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。经济上,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,鼓励发展农业生产。军事上,先后击败东、西突厥,加强对西域的统治。
3、课后活动
(1)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。自贞观以后,太宗励精为理。至八年、九年,频至丰稔,米斗四五钱,马牛布野,外户动则数月不闭。至十五年,米每斗值两钱。
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?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?
反映了唐太宗统治时期,政治清明,经济发展,社会稳定。
原因:唐太宗从隋末农民战争中,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,吸取隋亡的教训,勤于政事,任用贤才,虚心纳谏。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,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;完善三省六部制;制定法律,减省刑罚;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;发展科举制。
(2)诗词赏析。"忆昔开元全盛日,小邑犹藏万家室。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仓廪俱丰实。
说一说: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?
描绘了开元年间,人口增加、经济繁荣的盛世气象。
【课堂小结】
【易错易混】
1、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,不是唐朝的建立者,建立唐朝的是唐高祖李渊。
2、唐玄宗统治时期,是唐朝的鼎盛时期。
3、唐太宗——贞观之治;武则天——贞观遗风、“政启开元,治宏贞观”;唐玄宗——开元盛世。
往期精彩